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目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单位
xx有限公司
1.1.4 项目建设地址
一期选址:xx村;
二期选址:xx村。
1.1.5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574.62亩,项目建设共2期。
一期建设:占地面积404.3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352.88亩、中药材初加工厂区2600 m
2及办公生活770 m
2等附属设施。
二期占地面积分别为170.32亩,建设内容为扩大种植基地。
一期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表1-1所示:
表1-1 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及规模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育苗大棚 |
m2 |
|
|
2 |
道路 |
m2 |
|
|
3 |
药材加工区 |
m2 |
|
|
3.1 |
原料库房 |
m2 |
|
|
3.2 |
烘干房 |
m2 |
|
|
3.3 |
成品库房 |
m2 |
|
|
4 |
办公生活区 |
m2 |
|
|
4.1 |
办公楼 |
m2 |
|
|
4.2 |
会议室 |
m2 |
|
|
4.3 |
员工宿舍 |
m2 |
|
|
4.4 |
卫生间 |
m2 |
|
|
5 |
大门 |
项 |
|
|
6 |
停车场 |
m2 |
|
|
7 |
土地平整 |
亩 |
|
|
8 |
大黄种植田间工程(遮阳网、水泥柱、钢丝) |
亩 |
|
|
1.1.6 项目单位简介
1.1.7 项目建设工期
具体项目建设进度见表7-1;一期工程完成后,二期开工,具体时间安排以实际为准。
1.1.8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经测算,本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311.5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666.63万元,设备费395.00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94.06万元,基本预备费55.82万元。
具体投资估算见下表:
表1-2 项目一期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建筑工程费 |
投资占比(%) |
1 |
建筑工程费用 |
|
|
1.1 |
育苗大棚及道路 |
|
|
1.2 |
道路 |
|
|
1.3 |
药材加工区 |
|
|
1.4 |
办公生活区 |
|
|
1.5 |
停车场 |
|
|
1.6 |
土地平整 |
|
|
1.7 |
露天种植田间工程(遮阳网、水泥柱、钢丝) |
|
|
2 |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
|
|
3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
|
3.1 |
建设管理费 |
|
|
3.1.1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
|
3.1.2 |
工程监理费 |
|
|
3.2 |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 |
|
|
3.3 |
勘察设计费 |
|
|
3.3.1 |
勘察费 |
|
|
3.3.2 |
设计费 |
|
|
3.4 |
环境影响评价费 |
|
|
3.5 |
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 |
|
|
3.6 |
工程保险费 |
|
|
3.8 |
土地流转费 |
|
|
4 |
基本预备费 |
|
|
5 |
工程总投资 |
|
|
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311.51万元,其中前期计划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占总投资43.26%,后期企业自筹1311.51万元,占总投资56.74%。
1.1.9 项目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编制依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15日);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1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
5.《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6.《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7.《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58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
10.《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85号);
1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带动脱贫攻坚的意见》(川办函〔2016〕199号);
12.《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20号);
13.《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四川实施方案》(川府函〔2017〕166号);
14.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GAP);
15.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3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
通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与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策略、项目规划、财务评价、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缜密、细致、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的政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发展思路。
2.项目建设地条件优越
一是本项目建设地属高原气候区。同时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水资源丰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二是项目区中药材产业有良好的基础。三是中药材种植用工依赖性不高,项目区劳动力可完全满足项目运营。
3.项目单位技术成熟可靠
项目单位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齐全,多年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有管理经验,掌握市场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可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期运营管理。
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是适宜的。项目建成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的均衡发展。
1.3.2 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抓紧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工程前期立项、规划等准备工作;抓紧工程的上报审批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积极做好专业人员的选拔招聘和有关种植材料的购置等工作,以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建议本工程尽快实施,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及地方政策鼓励发展中药材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先脱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建立长效脱贫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4个方面,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而项目区属于深度贫困区,亟需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同时文件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提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
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
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鼓励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的要求。2017年,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共同推进精准脱贫。到2020年,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实现百万贫困户稳定脱贫。
四川2019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提出将集中力量,推动脱贫攻坚资金、重大工程项目、扶贫政策举措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把脱贫攻坚作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特殊任务。项目区为高原道地药材之乡,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基础优势,带动农户推广种植中药材,推动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帮助农户建立长效脱贫致富产业,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对中药材发展的产业规划要求和脱贫攻坚政策倾斜方向。
2.1.2 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
近些年来,中医药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面对疾病谱的变化和环境污染,以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耐药性的影响,寄希望于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据WHO发布的数据:全球植物药市场规模2008年已接近400亿美元,欧盟占40%,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全球对天然营养药品的需求正以70%的年增长率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有研究显示,全球中药材市场需求至少需要30年才能达供需平衡。市场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中药材需求量以15%的年均增长率递增。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绿色、有机、无污染中药材的需求更加旺盛。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响应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58号)提出“培育多元扶贫主体”“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鼓励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的要求;2018年12月,全国中药材产业扶贫推进活动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海峰提出:四川省大力实施培育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建设一批优质药材基地,探索建立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三产融合、竞争力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响应各级政府政策的需要。
2.2.2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区域产业绿色增长的需要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本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利用“产业+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由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方向转变,产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产出,极大地拓展了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的空间,扩大了有效供给,并建立了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走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基于项目区中药材的产业优势,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放劳动力。同时中药材种植可利用林下、荒地等推广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2.2.3 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本项目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农户推广种植中药材,同时提供30个就业岗位,生产季节需临时工,可缓解项目区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中药材种植用工依赖性不高,与项目区虫草和菌类采摘用工不冲突,增加农户收入渠道,提高农户的生产就业技能,促进产业扶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此外,本项目能够加快地方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步伐,切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引导项目区农业生产向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之举。
2.2.4 农旅融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和产业扶持政策,项目的实施将积极推动项目区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产业扶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激活项目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1市场分析
3.1.1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国际市场供求现状(2017年)
2017年,中药材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口数量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大幅跌至5.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药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等。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9.10万吨,同比增加13.62%,平均进口价格2.87美元/公斤,同比上涨14.15%,中药材进口总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9%,远高于我国货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
其中,亚洲仍为我国中药材进出口主要地区,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额9.71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年,日本超越中国香港成为我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我国对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占比则相对较小。
表3-1 2017年我国中药材出口市场统计表
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8.26万吨,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62.79%。亚洲地区的主要货源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主要品种有龙眼,番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
……
3.1.2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
3.2 销售方案与营销模式
3.2.1 销售方案
市场区域定位首先以四川省内为中心、立足省内市场;同时发展省外、国际市场,以各大中成药制药企业及国内四大药材市场、外来游客为主要销售对象,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以本项目达产年的产量为销售市场,即实现销售目标100%。
3.2.2 营销模式
……
3.3 市场风险分析
3.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
3.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条件
4.1 项目选址
4.1.1 选址原则
1.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 符合地区布局,具备良好的安居环境和较方便的交通条件。
3. 占地面积满足总平面布置需要,并有发展余地。
4. 满足必要的供水供电条件。
5. 地基承载力符合建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环境污染指数在轻度污染之下,无排放污染源的工业企业。
4.1.2 选址
图4-1 项目区位示意图
4.2 自然条件
4.2.1 地理位置
……
4.2.2 气候条件
……
4.2.3 水文条件
……
4.2.4 交通条件
……
4.2.5 植物资源
……
4.2.6 社会经济条件
……
4.3 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
综上,项目选址可完全满足项目建设、运行,且能实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5.1.1 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如下表:
表5-1 项目一期产品方案
……
5.1.2 建设规模
……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5.2.1 建设规划原则
1.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
2.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高效、低耗、合理、有序地开展项目建设。
3.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以科技成果为依托,用科技指导生产,发挥区域优势。
4. 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合设施。
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顾。
5.2.2 平面布局
……
5.3 建设标准
……
5.4 生产技术方案
5.4.1 中药材生产技术方案
……
5.4.2 经济作物轮作生产技术方案
……
5.5 主要技术参数
本项目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表5-2 主要技术参数
5.6 土建工程
一期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见下表:
表5-3 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及规模
……
5.7 设备方案
本项目设备采购方案见下表:
表5-4 项目设备方案
……